首页> 动态> 社保资讯 > 正文

社保和商保有什么区别?有了社保还用买商保吗?

2021-12-21 17:17:02

    “社保和商保的区别?”,“有了社保还用买商保吗?”题主这些问题是非常常见的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制度设计和很多人的困惑。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清楚本源,再谈各自优劣,以及针对性的搭配组合问题。

    01 为什么人类需要“保险”?

    “保险”字面意思是“保障风险”,何为“风险”?风险是一种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其实的动物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是人类确实是万物灵长,除了有一些跟动物一样的本能反应之外,逐步发展出对风险的更深刻认识和反应机制:

    (1)分析测量风险程度:通过概率统计和精算等主要方法去定义、分析、测量风险程度。

    早些年预测风险都是近乎巫,占卜之类居多,都还没形成理性科学的分析方法。

    哈雷“生命表”,对,就是发现哈雷彗星那个天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数学家,编制了人类第一张生命表,这奠定了人寿保险精算的基础。

    拉普拉斯《概率论》是人类在风险量化分析方面的巨著,虽然著作起源跟研究赌博很有关系。

    (2)保障减少风险损失:既然能定义清楚,并能精算风险程度,那么采取相应措施去保障或减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理论上对风险的保障可以有如下措施:

    提前躲避——例如如果天气预报今天雷雨,干脆不出门好啦;当然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天气预报够准,事实上,很多生活实例是非常难以提前预测的;

    提前准备——例如大家都知道年老了可能有工作不再稳定收入减少的风险,那么提前准备好啦,咱从年轻开始攒钱;完全积累制的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都是这个原理;

    依靠集体的力量分散风险——保险的核心原理之一,有些风险是小概率事件,但单个个体的损失极大,因此可以采取大家都投一些进资金池,谁出了风险谁按需支取,最典型的就是工伤保险喽;当然,细心的你会发现赌博的原理确实也很类似。

    从这个角度来说,保险制度是人类伟大的发明。这个时代无论和个人都已经很难离开保险了。

    社保商保区别和优势

    02 社保的优势

    为什么要来强制地搞社保,除了政治等因素,经济学上来理解,主要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首先,信息不完全(imperfect information)——这是根本原因,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是信息不对称的,个人对自己健康状况更了解,但保险公司很难知道人健康信息,因而得出精算是很难的;

    然后出现: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这是信息不对称会带来的个人一些行为。举例来说,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投保人在投保后,存在“反正有保险给报销”的心理,就不再去刻意节约或预防损失,甚至有意扩大消费,从而使损失发生的概率上升,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的同时降低了保险市场的效率;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身体比较健康、平时不大患病的人,一般是不愿意到保险公司购买健康保险的,恰恰是那些身体不大健康、平时老爱生病的人,更愿意购买健康保险,最后就“劣币驱逐良币”了。

    这就导致: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对于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市场无法有效地解决。

    (注:社保制度起源因素还有很多,以上仅就经济学方面的主流理解。)

    “社保”是“社会保险”的简称。社会保险的区别主要也体现在这“保险”前面加上的“社会”两字:

    (1)目的社会性:社保是以社会安全为目的的,虽然也会考虑基金保值增值,但不完全像商保以盈利为目的。在制度设计时会有很多社会性考量。举个几个例子:

    社保养老金领取,即使原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已经把个人账户累计额发放完了仍然会持续领取,还会有调资(已经连续11年调整养老金了),一直领取到去世;

    社保的医疗保险,是整个生命周期平衡,在职时候缴费;退休后不缴或少缴,就能享受比在职时还好的医疗待遇;制度设计理念上不是完全的当期权利义务平衡,视野更宽更长;

    再例如失业保险的制度设计很明显不是商业盈利目的导向的,等等。

    (2)参保广泛性、安全性:社保往往要求符合条件的全员强制参保,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失灵的“逆向选择”问题,扩大了参保范围。根据保险分散风险的核心原理,这有利于制度安全性。

    更广的参保范围有利于分散风险,人社部公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58亿人;

    虽然说没有安全的制度,社保体系也面临各种问题亟待改革,但无论对于哪届政府来说,社保都是社会稳定器,事关重大,都是必须要慎重考虑的,总体来说还是较为安全的;

    (3)享受税收优惠:五险一金个人扣缴部分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税前扣除;本质上也是因为社保的特殊性质;

    (4)社保是社会信用基础:随着社会发展,社保已经不再只是本来之意,社保具有一定公信力,是社会信用基础,多项公共政策挂钩。

    买车买房限购,需要社保证明;

    子女入学,需要社保证明;

    积分落户,需要社保证明;

    ……

    在美国,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码Social Security No.(SSN)也是一样,非常重要,不仅是报税,更与个人征信紧密联系在一起。

    社保商保区别和优势

    03 商保的优势

    上一节讲了社保的优势,但是社保更不是万能的。商保也有其优势:

    (1)效率更高:虽然社保通过强制性参保解决了逆向选择问题,但也面临公共产品强制供给带来的满意度难以提升、成本难以遏制等难题。虽然市场并非灵丹妙药,但一般认为市场的解决效率会更高。(即便是社保,也有部分、部分险种开始采用公共机构管理、市场机构运营的方式,以提高效率。)

    (2)服务更好:社保经办机构虽然各地名称各异,但绝大部分还是公务员或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性质(也有的在探索公共机构采购服务);商业保险全部是市场化运作。一般认为市场化的服务会更好一些,当然,只能就“一般”情况下而论。

    (3)更加灵活,针对性更强:社保覆盖面广,通常是针对大部分人的基本需求来设计(我曾提了个概念叫“梨形”保障,主要保中间基本通用性需求);而商保可以设计更灵活,针对性更强,满足更加差异化的需求。

    4、不同人怎么搭配组合?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并不矛盾。一方面,从理论上说,社会保障不能过度干预市场,否则会降低效率,损害经济活力;另一方面,从现实上看,全球老年化趋势不断给世界各国社保制度带来严重的财务压力,寻求更多途径的综合解决方案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改革方向。

    1994年,世界银行报告推荐三支柱养老金模式出台后,OECD(经合组织) 到目前基本都建立起了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现在政府以及学者对福利保障越来越统一的认识是:个体的福利保障依赖于、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共同努力;而保障层次上,法定的社会保险制度只构成最基础层次的保障,加上企业补充保险、商业保险等补充保障,结合个人的储蓄投资等自我保障手段,最终形成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从收入来讲,替代率会影响到退休后生活状况,越高收入者越需要重视社保之外手段:

    对于低收入者:以社保为主的基本保障;

    对于中收入者:社保之外,商保补充,匹配自己实力和需要的保障;

    对于高收入者:多元化的综合保障,注重财富配置,注重保障与增值搭配。

    提示:

    社保是基础,建议先有社保再叠加商保,并设计好二者衔接补充(同时也提醒一下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就有缴纳社保义务,商保替代不了这个责任)。

    避免投机心理,无论如何,保险只是一种保障。把社保或商保当成高额理财回报是不正确、不科学的意识。在投资领域,“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是个常识。永远不要忘记,人身保险起初只是为了解决“人活得太短”(医疗保险)“人活得太长”(养老保险)的问题。

阅读 2522
51社保 正在成为企业标配
14000+
企业
530万
服务用户
外包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智能社保SaaS服务
  • *
  • *
    • 选择企业规模
    • 10人以下
    • 10至300人
    • 300人至1000人
    • 1000人以上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添加客服微信
51社保客服微信

识别二维码

申请免费试用

请选择您的咨询类型

企业业务

个体业务

立即开始咨询

与专业人员沟通解决方案

立即咨询

400-668-5151

51社保-好社保

51社保暂不提供面向个人的社保代理服务,如想了解个人社保相关知识,请扫码关注「好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