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社保资讯 > 正文

AI+政务的时代到了!HR赶紧对照自查社保合规的5大雷区

2025-04-15 17:27:33

    2025年起,人工智能爆火

    近期,政府部门也开始加快“人工智能+政务服务“的改革。这对企业而言有什么影响?HR应该提前洞察哪些趋势?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将结合上海市人民政府近期发布《上海市加快“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改革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给到HR一些前瞻趋势。

    一、上海人民政府正式发文,AI深度融入政务服务全流程


    4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上海市加快“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改革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明确AI将深度融入政务服务全流程。


    政策全文


    在《方案》中,大家需要关注的以下两方面:


    1、政策核心亮点(HR/企业最需关注)


    (1)"免申即享"红利

    政府通过自动匹配符合条件的企业,无需主动申请即可享受补贴/政策(如稳岗补贴、税收优惠等)。

    企业确保社保、纳税等政务准确上报,定期登录"一网通办"查看政策匹配情况。

    (2)长三角跨域办理

    200+高频事项(如社保转移、异地用工备案)可在长三角任一政务服务中心办理。

    HR需要注意,外派员工、异地分支机构业务可通过"远程虚拟窗口"办理,减少差旅成本。


    2、人力资源相关专项政策


    (1)人才政策升级

    人才落户、居住证积分等事项纳入"智慧好办",部分材料实现"两个免于提交"(如学历证明通过电子证照调取)。

    建立企业人才库与政府"数字空间"对接,及时获取政策推送。

    (2)稳岗就业支持

    失业保险返还、培训补贴等优先纳入"免申即享",通过社保自动核验。异议申诉机制需在10个工作日内响应,HR需保持联系方式畅通。


    二、人工智能走进政务服务,社保经办进入“强监管”时代


    通过上述《方案》我们不难发现,社保经办已进入"强监管"时代。


    2023年底到2024年初

    多地优化调整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流程,将此前实行的缴费人先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部门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再依据两部门核定的应缴费额向税务部门缴费的流程,优化调整为缴费人自行向税务部门申报缴费。

    各地以表单为载体的传统申报模式将逐步升级到体验更好的数字化经办申报模式,各地社保信息系统以及税务社保费管理客户端也不断进行切换升级,进一步提高社保经办的数字化水平。


    2025年,数字人社建设体系初步形成

    《数字人社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人社部发〔2023〕34号)目标是2025年,数字人社建设体系初步形成,人社数字化底座基本建立;到2027年,数字人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国人社领域数字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成熟完备,实现整体“智治”。


    2029年全国社保平台功能基本完善,体系基本建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的意见》的目的是

    到2029年底,全国社保平台功能基本完善,体系基本健全,形成标准强支撑,做到服务事项“全国一清单”,业务材料、项目、办理环节规范统一。

    企业必须重新审视社保合规体系,避免因穿透式监管带来的法律和经营风险。


    三、人工智能时代,企业赶紧对照自查社保合规5大风险点


    1、未按规定全员参保


    风险点:仅为核心员工或正式员工缴纳社保,忽略试用期、兼职、劳务派遣等人员。

    自查重点:

    是否与劳动关系员工(含试用期)签订合同并参保?

    是否存在通过“劳务合同”规避社保的行为?

    异地分支机构员工是否属地参保?


    2、缴费基数不合规


    风险点:未按员工实际工资申报基数,按最低基数或固定基数缴纳。

    自查重点:

    是否以员工上年度月均工资(含奖金、津贴等)作为当年基数?

    是否每年按规定调整基数?(通常每年7月左右)

    社保基数是否与个税申报工资一致?


    3、社保与公积金分离缴纳


    风险点:仅缴纳社保未缴公积金,或公积金基数未同步。

    自查重点:

    是否同时为员工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

    公积金缴费基数是否与社保基数一致?(部分地区允许公积金基数略低,但差异过大可能被稽查)


    4、违规代缴社保


    风险点:通过第三方公司代缴社保(如异地代缴),但实际无劳动关系。

    自查重点:

    代缴单位是否与劳动合同主体一致?

    异地代缴是否具备合法资质(如分支机构备案)?

    是否留存代缴协议、用工证明等材料?


    5、社保减免政策滥用


    风险点:违规享受社保减免或缓缴政策。

    自查重点:

    是否符合当地政策条件(如企业类型、经营状况)?

    缓缴期满后是否及时补缴?

    是否重复申领社保减免与其他补贴?

阅读 558
51社保 正在成为企业标配
14000+
企业
200万
服务用户
外包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智能社保SaaS服务
  • *
  • *
    • 选择企业规模
    • 10人以下
    • 10至300人
    • 300人至1000人
    • 1000人以上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添加客服微信
51社保客服微信

识别二维码

申请免费试用

请选择您的咨询类型

企业业务

个体业务

立即开始咨询

与专业人员沟通解决方案

立即咨询

400-668-5151

51社保-好社保

51社保暂不提供面向个人的社保代理服务,如想了解个人社保相关知识,请扫码关注「好社保」